2025化工产业智能电网与智慧电源发展峰会 ——北京研讨会会议纪要
2025年3月30日,适逢农历三月三上巳节的前夜,此时的北京的正是花红柳绿,春意盎然。在“花影摇风醒”的春光里,2025化工产业智能电网与智慧电源发展峰会—北京研讨会在京燕饭店顺利召开。
本次峰会组委会特别邀请了多位德高望重的嘉宾,有中国城市建筑设计院绿色设计中心电气总工程师,“两弹一星”元勋葛叔平之子——葛元仁先生,有全国著名防雷专家、国家防雷有标准起草人、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研究会研究员关象石先生,还有若干大家已经熟悉的资深专家:杜军生、谢国学、徐文良、游良愚、刘传河、张强、吕东、谭勇、才国平 、祝青岭等等。
本届会议还有很荣幸邀请到了一些新朋友参会:有来自中国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市场生产部高级经理孙耀涛先生,来自中石油长庆设计院北京分公司高级工程师张颖先生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师资基地副主任王彬先生 。
本届会议还邀请了中国电科院专业团队进行演讲互动,商业学院也前来助兴。还有多家优秀供应商和后起之秀供应商也光临参会。整个会议洋溢着活跃、互动、高效及合作的氛围。
组委会主席魏韧先生在开场时表达了对所有到会嘉宾的欢迎,并简单陈述了会议安排及注意事项。本次会议由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评标专家吕东先生担纲主持。他先隆重介绍了主要嘉宾和专家,之后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工程部首席专家谢国学先生致开幕词。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启了第一个演讲。
组委会热情欢迎嘉宾光临指导
组委会主席魏韧先生
主持人吕东先生
开幕致辞嘉宾谢国学先生
演讲由中石化资深电气专家教授级高工杜军生先生作题为《双碳新能源及新型电力系统对石化企业的挑战与机遇》的报告,报告对当前双碳目标、新能源发展趋势、新型电力系统及相关国家产业政策进行了专业解读;结合石化企业的特点,提出了要高度重视、理性思考、积极慎重的专业观点,获得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认同。游良愚先生对该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石化资深专家杜军生先生
第二个报告来自国网互联CEO,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国刚先生的题为《多模态大模型及具身机器人巡检应用场景探讨》的报告。
王国刚先生在演讲中展示了其电力连接防护领先的地位,聚焦电力行业痛点与技术解决方案。演讲指出,行业面临设备老化、安全风险增加、人工智能效率低下及能源浪费等问题,国网互联电力凭借全球顶尖技术实力,致力于创新应对。从“被动服务”向“预测性维护”转型成为需求重点,以提升供电部门运维效率。以Gemini多模态模型为例,作为核心技术,支持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处理并与云服务集成,具备长文本理解生成及视觉分析能力。这一技术助力国网互联电力在全球领先的运维检修自动化领域进一步突破,尤其通过视觉分析显著增强电力供应维护的安全性与效率。演讲强调,依托国网互联电力的世界级地位,AI的落地应用将成为供电部门智能化管理的关键,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
之后代表们对报告进行了20多分钟的热烈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未来AI在石化行业的应用进行了深层探讨,特别对于deepseek进行了特别的研讨。也体现出我们的会议始终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最新技术的应用展望,为未来的行业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国网互联王国刚先生
第三个报告由中石化集团工程部首席专家谢国学先生作题为《绿电绿氢项目建设及石化多元化利用》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出了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算力的提升,将对电力产生更大的需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在能源中占比增长越来越多。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绿电绿氢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我国坚持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氢能的发展及多元化利用技术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十分重要。报告根据绿电绿氢的发展现状,结合新疆库车绿电绿氢示范项目的建设和运维情况,认为氢能的重要性要从资源战略高度来认识,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已处于国际前列,工艺装备可以做到国产化,目前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灰氢蓝氢的产能,推动社会多元化利用和消纳,逐步推动绿电绿氢项目的发展。同时绿电利用技术的发展可以带动电力行业技术创新升级改造。
互动答疑环节进行了10分钟的热烈讨论。特别对于示范项目的概念进行了解读。
中石化集团谢国学先生
第四个报告由斯贝兰德电气张大鹏先生作题为《电能综合质量解决方案分享》的报告。报告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公司概况;第二部分介绍电能质量问题;第三部分介绍电能质量解决方案:无功补偿,谐波滤波,三相不平衡,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第四部分介绍了智能灭焰系统。
报告之后在互动答疑环节,杜军生先生进行了点评,他主要就SVG的特点展开了讨论。张大鹏先生作出全面的解读。
斯贝兰德张大鹏先生
第五个报告由中石化石油工程吕东先生作题为《海洋石油开采和可再生能源耦合技术路线》的报告。他指出:现有的海上钻采修一体平台,可以借助综合能源(风能、电化学储能、节能产品、综合能源管理)方式,解决平台动力供给,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海上风电技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完全可以应用到海上石油开发中。在实际运行中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碳达峰、碳中和”做出了积极贡献。
报告后的互动答疑环节,特别邀请徐文良先生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大约10分钟。
中石化吕东先生
第六个报告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柴英杰先生作题为《化工企业供电系统安全分析及预防性维护》的报告。在报告中他从近年来双碳目标引领下能源结构的变化出发,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给化工企业供电系统带来的挑战,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阐述了供电系统安全分析及预防性维护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工作开展路线和建设方案。
互动环节十分热烈。杜总、谢总和徐总都进行了点评和咨询。大约20分钟。
中国电科院柴英杰先生
第七个报告由全国著名防雷专家关象石先生作题为《化工产业智能/智慧设施防雷要点》的报告。在报告中关老介绍了随着电气和电子系统在智能、智慧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其对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的需求日益显著。因此按IEC和GB中要求采取等电位连接、磁场屏蔽、界面电隔离和安装电涌保护器是非常必要的。
关老幽默又通俗易懂的演讲风格赢得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
国家防雷标准起草人关象石先生
互动答疑点评现场
会议中场休息时还设立了参观环节,方便业主与供应商近距离沟通交流。
参观现场
在报告结束之后,组委会进行了抽奖活动,给会议增加了轻松欢快的插曲。
抽奖现场
最后,杜总、谢总、关老和葛老进行了会议总结。杜总说此次参会受益匪浅,希望今后的会议内容更精彩从而影响力更大,祝愿会议良性循环,一步一脚印,平稳致远;谢总希望,会议影响力越来越大;葛老说:科技的发展永远是因为生产力的要求,科技的发展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人类的历史是与自然界斗争的历史,我们国家的发展还是要靠科技的发展,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希望我们进一步在科技上有所提高。
魏总做了最后的会议总结,他说:本次会议邀请的专家都是业内顶级专家,演讲水平很高,在北京这么多重量级专家云集是难得的机会;此次互动感非常好,是本届会议的一大亮点;关于参会人数,顺其自然就好,我们的会议追求的是经典。会议的宗旨,始终是在学术上、技术上有所收获,注重于本质和内容,而不是形式上的高大上。比如本次会议开幕的时候,用PPT来介绍专家这也是一个创新之举。同时表示将再战十年,再创新的辉煌。
北京发展峰会圆满落下帷幕,期待新疆克拉玛依创新发展峰会的新繁荣。
部分精英代表合影